English

北京申奥之路有多长

2000-08-11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张景华 我有话说

青年作家王晋军,在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的力荐下,作为2000年奥运会组委会的特邀记者于1997—1999年连续3年三次赴悉尼采访,他撰写的纪实文学《悉尼2000》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时值北京重踏申奥之路,角逐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悉尼的成功对于北京申奥具有积极的意义。北京能否圆梦?我们不妨听听王晋军的看法。

记者:2000悉尼奥运会开幕在即。在申办的过程中,悉尼以两票的的微弱优势击败北京,夺得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你认为悉尼能够取胜的主要优势在哪里?

王晋军:有人说悉尼是靠“环境”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并不夸张。当时,国际奥委会想在保护环境方面标新立异,第一次要求投标主办2000年奥运会的城市讲明如何处理环境问题。而悉尼提出“绿色奥运”的口号,符合国际奥委会的主张。从某种意义上讲,悉尼的投标使国际奥委会及世界对澳大利亚的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拉奇认为:悉尼之所以能赢得主办权的“部分原因是对环境问题的考虑”。1993年3月,悉尼奥申委向世界公布的一项“奥林匹克城”的绿色申办新措施称,到了2000年,他们将在运动员村和体育场馆设施中全部采用太阳能发电;所有新建设施不安装空调,以免破坏臭氧层;客房内全部使用有利环保的无氟电冰箱;服务和通风将采用电子邮政系统,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在节水方面,将把奥运村内的污水做净化处理后用于灌溉绿地。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所有新的运动设施全部选用可以回收再用的材料。

应当承认,悉尼人在整个申办过程中确实“棋高一筹”,他们把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环境美化有机而妥善地结合起来,以环保质量打动人心。

记者:1993年9月,中国以两票之差,痛失2000奥运会主办权,使北京同新世纪首届奥林匹克盛会擦肩而过。对于那个不眠之夜,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会刻骨铭心。当北京重踏申办之路时,我们不仅要反思,当年北京的“败因”到底何在?

王晋军: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利的因素很多。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西方国家既想利用中国广阔的市场赚钱,又极不愿看到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力的日益强盛。西方利用人权问题阻挠中国以强国姿态在世界崛起,这完全超出了体育的界限。当然,北京的环境还急需改善。

记者:经过5年的沉默,去年北京再次站出来向世界宣布:将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角逐。北京重踏申办之路,意义何在?

王晋军: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已不仅仅是体育界自己的事情。有人把体育竞技比喻成“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是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国力的表现。

北京申奥的过程,也是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过程。正如海外媒体评论的那样:北京申办如获成功,将是中国作为政治和经济大国进入21世纪最好的巨型广告牌。通过申办和承办2008年奥运会来宣传和弘扬日益现代的北京,更加开放的中国,从而树立一个崭新的国际形象,其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经济价值不可估量。

北京若申办成功,必将使北京的城市建设全方位跃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国外媒体把北京第二次申奥说成是“雪耻战”,经过5年的沉默和卧薪尝胆,北京在2008年的申奥角逐中有多大的胜数?2008年北京能圆梦成真吗?

王晋军:5年弹指一挥。经过5年的埋头苦干,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国际地位也有了新的巩固和改善,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中国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稳定世界经济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而且,经过这5年,北京的交通、市政、环保已经有了很大改善。

记者:群雄竞起,申办奥运,2008年的角逐已经拉开,在这次申办过程中,北京将面临怎样的竞争,主要对手有哪些?

王晋军:2008年的申奥,除北京外,目前已表示申办的城市还有9个,它们是:法国首都巴黎(已主办过两届奥运会)、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第一次申办奥运会)、日本港口城市大阪、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横跨欧亚大陆的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加拿大的多伦多和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在这些申办城市中,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巴黎和伊斯坦布尔将是北京最有力的竞争对手。避开政治因素,如果拥有投票权的国际奥委会在经历了一系列“贿选”风波之后真正能有一个“洗心革面”的改革,完全出于公心,北京高票当选的可能性应该挺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